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建设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发布日期:2021-04-16    作者:     来源:     点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英文名称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课程编号

561103

开课单位

ylzzcom永利总站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学分

6

考核方式

考查

总 学 时

80

理论

学时

64

实验

学时

0

上机

学时

0

实践

学时

16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先修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性质公共基础课

目的:该课程立足于对老员工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即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深入贯彻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工作创新的总体布署,进一步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老员工头脑的工作。同时,指导员工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员工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健康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任务:根据性质和目标定位,本着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相统一”,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贯彻在课堂上少讲、精讲的原则,教师积极吸收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高本课程内容的知识含量、思想含量和信息含量,提升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根据员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教育体系,把深奥晦涩的理论灌输转变为深入浅出的课堂讲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一)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突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逻辑。课程教学要围绕主题和主线,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 知识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员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员工系统掌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 能力目标:

培养员工通过团队合作形式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员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员工作为一名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能力,即提高员工良好地应对社会矛盾,适应他人、社会的能力。该能力包括员工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影响力、情感与心理调控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8.职业规范H

注:毕业要求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四、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结构关系


(二)具体教学内容

以下教学内容可支撑课程目标1-3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

1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认识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理论成果

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关系,理解近代中国的国情,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条件和背景,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经验,理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4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5章  邓小平理论

教学要求:使员工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了解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发展历程;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科学的水平。

6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要求:使员工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从整体上把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关系。

7章  科学发展观

教学要求:使员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理解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学要求:使员工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形成的,是在“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9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引导员工能够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使员工熟练掌握改革开放理论的主要内容、特色,理解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了解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

10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掌握坚持“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的理论要点与内在逻辑。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阶段,正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2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总体要求。掌握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部署。

13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和必要性,理解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当代中国的外交原则,中国不接受“国强必霸”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深刻理解中国倡导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14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教学要求:使员工熟练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掌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辩证关系,理解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了解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

(三)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理论学时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第1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




第4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




第5章 邓小平理论

4




第6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第7章 科学发展观

4




第8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



2

第9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



2

10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0



4

第11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6



2

第12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4



2

第13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4



2

第14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4



2

合            计

64



16

五、教学方法

结合概论课程特点,员工为中心,讲授讨论相结合,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随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等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地位。

(一)课堂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员工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员工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员工主动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基础理论知识。

(二)课堂讨论

教师以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组织员工展开讨论,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地激发员工的探索意识,通过相互启发、合作,养成员工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

(三)随堂练习

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成后,让员工对本节重点知识点进行概括,以口头或书面作业的形式完成,通过不定期的随堂练习,考查员工对理论的课堂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帮助员工巩固要点。

(四)课后作业

围绕各章教学重点内容,布置8次课后作业。要求员工有效利用图书资料和各类网络软件工具,通过资料搜集、问题分析能够清晰陈述观点。

六、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和手段

设计与实施

课程目标1

课堂讲授

基本理论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员工能够应用书面形式,阐述基础理论,对所学知识正确理解和认识。

课堂讨论

围绕教学章节内容,在课堂上有针对重点难点知识点的提问和讨论,养成员工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

随堂练习

通过随堂布置作业,锻炼员工总结、归纳理论的能力

课程目标2

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

课堂上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升员工实践思维,强化培养员工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课堂讨论

在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员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判断能力

课内实践

培养员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和自觉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员工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形式展示调研成果

课程目标3

课堂讨论

培养员工能够清晰地阐释重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举例说明

随堂练习

通过随堂布置作业,锻炼员工总结、归纳理论的能力

课后作业

培养员工能够运用结合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材料进行分析解读,找出问题实质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基础,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主线,此课以历史为线索,勾画出近现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源的主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落脚点,帮助老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查方式为闭卷考试,期末考核占总分50%(试卷),平时成绩占总分50%(作业、实践报告、课堂参与度等)。

 

 

考核环节及占比

对应课程目标及评分标准

作业

(占总成绩15%

对应的课程目标

1

2

3




评分标准

观测点及权重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完成进度

(权重0.2

按时完成

基本按时完成

延时完成

延时完成

延时完成

理论掌握程度

(权重0.8

90%以上概念清晰

80%以上概念清晰

70%以上概念清晰

60%以上概念清晰

概念模糊

理解有误

课内实践

(占总成绩15%

对应的课程目标

1

2

3




评分标准

观测点及权重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选题

(权重0.2

在老师要求范围内选题并积极思考

在老师要求范围内选题

在老师要求范围内选题

选题与课程内容有偏差

选题不符合要求

参与及合作态度

(权重0.2

积极主动搜集资料,小组共同商讨实施方案

主动搜集资料,商讨实施方案

较少参与讨论

较少参与讨论

不参与讨论

综合分析能力

(权重0.5

能够把理论时政热点结合,得出创新观点

论证较为全面,能够进行综合分析

论证基本完整,但缺乏理论支撑

论证不够全面,综合分析能力不足

分析内容有偏差

格式字迹

(权重0.1

字迹清晰,格式正确,字数不少于1000

字迹清晰,格式正确,字数不少于800

字迹潦草,格式正确,字数不少于600

字迹潦草,格式基本正确,字数不少于400

字迹潦草,写作随意,字数少于200

课堂

参与度

(占总成绩20%

对应的课程目标

1

2

3




评分标准

观测点及权重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互动积极性与准确性

(权重1

参与互动积极性高,语言表述流畅,有独到见解

参与互动积极性高,表述通顺,回答准确

参与互动积极性一般,回答基本准确

较少参与互动,回答不够准确

不参与互动,语言表述不清晰

期末考试

(占总成绩50%

考核对应的课程目标

1

2

3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详见每学期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与文献

(一)推荐教材

1. 主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最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辅助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教案和学考指导》,王婉玲,王志刚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辅助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教案》,李松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 辅助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教程》仲泓宇、周荣甲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版。

(二)参考书目与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8.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9.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5.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版)

(三)课程相关主要网站

1. 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s78/A12/4.

2. 共产党员网-中共中央组织部http://www.12371.cn/

3.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_网易公开课https://open.163.com/cuvocw/

4. 人民网_网上的人民日报http://www.people.com.cn/

5. 求是网-党刊为本 思想为王http://www.qstheory.cn/

6. 红旗网http://www.hongqi.tv/

7. 红色记忆-海外网http://hongse.haiwainet.cn/

撰写人 张敏            审核人王风娥               审批人张涛